人在车中坐,车在景中游。行驶在刚刚建成的蒙屏高速上,沿途边坡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和旖旎风光,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让人心旷神怡。
“蒙屏高速原设计13条隧道都是连拱式,3座桥梁为连续钢构,施工难度极大,不可控因素太多,有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秦川说,为了确保安全和质量,就必须在一开始就要把问题前置,把功夫下足。
“目标已定,决不言弃!”通车前夕,记者一路前行,所到之处,都是车水马龙、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每个建设者心里只有一个“拼”字,抓紧一切时间、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集中一切力量,确保如期实现通车目标。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面对一个个接踵而至的困难,云南建投表现出了大型国企应有的态度和担当。
蒙屏项目公司党支部书记熊小林告诉记者,在蒙屏高速建设一线,像李映才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他们白天翻山越岭,在崎岖泥泞、草比人高的大山里,上躲马蜂蜇咬,下防毒蛇突袭,几年来走坏了十几双鞋子。晚上还要抱着电脑整理资料,这几乎是筑路人的生活常态。正是因为有了这支精诚团结、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使得一道道艰险化为了神奇,一个个坎坷化作了平坦,一个个天堑变成了通途!
从空中俯瞰,宽阔、通畅的高速公路如同一条腾飞的巨龙,它一路穿山跨河,气势如虹,正清晰地舞动在哀牢的崇山峻岭间。
在蒙屏高速施工中,项目公司以设备促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提品质、以品质保安全的场景随处可见。项目公司工程部的李松对记者说,对混凝土拌合站引入了“信息化管控系统”,从手机上就可以实时监控,通过分析、预警、纠偏等手段,达到了对混凝土拌合质量的全面掌控。
蒙屏高速沿途风光无限,而勤劳的筑路人却无暇顾及。项目副指挥长杨海洋说,他的眼中只有挂在施工现场的那块醒目的“倒计时”牌。与孤独为伴、和大山相守、同河谷相亲,铺路架桥,只为通车那一天。
“在建设中,我们还充分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保持了绿水青山的原貌,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设计,全面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其中桥梁高墩电动升降平台应用、风光互补照明灯应用、特长隧道三维超前地质预报等在蒙屏高速尚属首次。”蒙屏项目公司董事长张新尚说。
巍巍群山见证豪迈,深沟谷壑记录汗水。3年来,蒙屏高速公路建设者枕戈待旦、跃跃欲试,迎接他们的将是一路风尘、一路凯旋。在这场守护生态、打造品质、攻坚克难、塑造品牌的高速公路建设征程中,他们砥砺前行,以干事创业敢担当的“高原铁军”精神向红河各族人民递交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13座隧道、34座桥梁、4007片预制T梁、2054颗桩基、1125个圆柱墩柱、123个空心薄壁墩柱、56434米混凝土防撞护栏……一个个数据见证了参建者的努力和汗水。他们争分夺秒,穿梭在一线;他们攻坚克难,攻克一个个控制性节点;他们步履坚实,把黝黑皮肤、每天步数上万变成筑路人的标配……
”人们赞叹的同时,由州政府和云南建投共同组建的项目公司管理团队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让蒙屏高速建设项目安全和质量得到同步提升。没有地材,现在想想就后怕,从来没有退缩的理由。持续了20多天。没有路,通过超前预报发现了富水层,”蒙屏高速公路土建二分部项目副经理李映才苦笑着说。值得一提的是,团结一心,把疫情耽搁的进度赶了回来。换来了3月15日实现全面复工的成果,他干脆长期驻守梁板预制场,让蒙屏高速项目公司副总经理、项目指挥长施秀山印象深刻的是。
为此,项目公司召集了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反复研讨,最终将连拱隧道优化为分裂式隧道,把连续钢构优化为T型梁,仅这几项优化方案就节约了2亿多元资金,同时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在蒙屏高速建设中得到了升华。与班组施工人员同吃同住,就会发生涌水突泥的危险,没有临时驻地,有效遏制和防范了由水文、地质灾害引发等生产安全问题。在班组遇到困难的第一时间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这里几乎是无人区,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他们搭建临时帐篷;工程进入关键节点,“项目进场时,大家愈挫愈勇,他们启动发电机全力保障;没有任何物资,在有着“高原铁军”之称的云南建投人眼里,后来为了节约时间,”施秀山说。
总投资65.42亿元的蒙屏高速是云南省“十三五”期间高速公路建设重点项目,也是2020年云南省“能通全通”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对于贯彻国家和云南省大局战略,完善地方高速公路网,优化区域路网结构,维护边疆稳定,加强国防交通建设,尤其对促进蒙自及屏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时至今日,担任蒙屏高速公路项目公司总工程师的秦川,仍然记得当初接下任务时的兴奋与惶恐。兴奋的是作为公路人能参与其中感到无比荣幸,惶恐的是他清楚的知道一个项目从筹备到建设完成有多难。
也不禁惊叹于蒙屏高速的建设速度。太便捷了。没有通信信号,连临时驻地都没有。没有水、电、路,风尘肆虐,一个一个去解决问题,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唯有不殆,方能更精。最大时每小时达到150立方米,没有电,他们跑遍周边大小石料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团结协作”精神,里程超过了蒙屏高速全长的一倍还多……“半小时行程,高科技助力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李映才每天都处在“挂图作战”状态中。
安全和质量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为了安全根本不惜成本。秦川告诉记者,有一次桩基施工时,为了在破碎的地质条件下找到最佳开挖位置,花费上百万元开辟了临时便道,确保了施工安全。值得欣慰的是,从开工到现在,蒙屏高速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当工程进入关键节点时,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而至,打乱了蒙屏高速顺利推进的节奏。大多参建者都来自云南省内及全国各地,最远的还有来自黑龙江、浙江等地,人员不足曾经让工程出现短暂的停滞不前。
他们就修建临时便道,我们立即采取措施排水,”红河州蒙屏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龙介绍说,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如果没有科技助力,方能不俗。“大考面前,做好疫情防控,他们很快适应了“集体失联”;“当长坡头隧道进尺到几百米的时候,有些傻眼,唯有更勤,后果不堪设想。公路施工由“人海战”向“机械化集群”作业变革、隧道、边坡由“人工”向“智能”转变,
2020年12月16日,在红河儿女的期待中,蒙自至屏边高速公路(以下简称蒙屏高速)正式建成试通车。
高耸入云的峰岭、狂野奔腾的河流,既造就了壮美如画的景色,也撕裂出令人绝望的天堑。蒙屏高速就是要在海拔上千米的群山之间,开辟出一条“天路”,穿山跨河,飞越屏障,还要建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工程,其难度常人无法想象。
“在紧张的项目施工任务面前,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只能顾全大局,很难与家人团聚。项目所在地大多处在深山峡谷,没有信号,回到驻地,也只能通过视频看看才出生三个月的女儿,作为父亲,我有愧疚、也有动力,能看着她健健康康的成长,其实是对我最大的安慰。”蒙屏高速公路土建二分部项目副经理、路面一标项目经理李映才红着眼睛对记者说。采访那天,正值烈日当空,太阳照在李映才黝黑的面庞上,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裳。他是2017年6月份最早进场的,辖区内第一个桩基、还有第一颗墩住、第一片干梁都是由他组织施工的。
“有担当的魄力和向前的勇气,就必须有坚持的毅力和耐磨的韧劲。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然,能参与蒙屏高速的修建也是我的荣幸。”李映才动情的说。
蒙屏高速全线米,以往施工基本都是安装电梯,费工又费时。“现在我们投入12套电动升降平台,利用液压爬模爬升过程安全快捷的性能,实现了高墩施工垂直运输和操作平台一体化,低碳又环保,这是建筑设备首次用于公路施工,大大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秦川介绍说。
项目采用PPP合作模式投资建设,由云南建投集团与红河州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红河州蒙屏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SPV项目公司)负责项目实施。项目于2018年5月线月建成通车的目标已经只剩下两年多的时间了。作为社会投资人、又是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云南建投,深感责任重大,不容懈怠。
“全长40.425公里的蒙屏高速,全线次跨越新现河、11次跨越国道326线,而且沿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回想起当时的困难,红河州蒙屏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尚至今记忆犹新。